
胎牛血清(FBS)是細胞培養中常用的營養添加劑,其品質與處理方式直接影響細胞生長狀態。正確的融化流程可避免血清中蛋白質變性、降低沉淀風險,并減少微生物污染機會。以下從溫度、時間、混勻、分裝與保存五個方面,總結實驗室常用且驗證有效的操作要點。
一、溫度控制:寧慢勿快
1. 預設解凍:實驗前一日傍晚將FBS從-20 °C移至4 °C冰箱,過夜(8-12 h)緩慢解凍,可最大限度減少脂質與脂蛋白析出。
2. 水浴補足:次日將已半解凍的血清置于25 °C水浴,水位不超過瓶肩,輕輕晃動每2-3 min,縮短解凍時間;禁止37 °C長時間浸泡,防止生長因子活性下降。
3. 禁用熱沖擊:不可直接放入37 °C水浴或手握加熱,快速升溫會使球蛋白纖維析出,形成白色顆粒,影響后續細胞貼壁。
二、時間把握:2 h內完成
整個融化過程建議≤2 h。超過4 h,血清中糖、氨基酸濃度梯度易誘發微生物繁殖;若臨時中斷,應將瓶子重新放回4 °C并在6 h內繼續處理。
三、混勻技巧:輕搖勿起泡
1. 倒置法:將瓶子輕輕顛倒5-6次,使上下液體均勻,避免劇烈搖晃產生氣泡;氣泡可增加蛋白質氧化幾率。
2. 旋轉法:若瓶口已開啟,可用移液管緩慢吹打底層3-4次,忌用渦旋振蕩器。
四、分裝策略:一次用量,即刻封口
1. 預冷移液管:將50 mL移液管先置于4 °C,減少溫度差異引起的蛋白凝集。
2. 規格選擇:按日常接種量分裝(15 mL、30 mL、50 mL),每管留<10 %頂空,-20 °C豎直存放,避免反復凍融。
3. 標識規范:寫明批號、日期、操作人,先進先出,記錄可追溯到每批細胞。
五、保存與使用細節
1. 避光:棕色袋或鋁箔紙包裹,防止核黃素等光敏成分分解。
2. 溫度監控:-20 °C普通冰箱保存≤6個月;-80 °C可延長至12個月,但需先分裝小體積,防止整瓶反復升溫。
3. 解凍即用:分裝后FBS融化后不再回凍,24 h內用完;若剩余>2 mL,可暫放4 °C,48 h內消耗完畢。
4. 無菌檢查:每批取50 μL涂布LB平板,37 °C過夜,確認無雜菌生長后方可加入培養體系。
六、常見誤區與糾正
·         誤區1:室溫放置半天再補水浴
 → 糾正:室溫>6 h會顯著升高微生物風險,應4 °C過渡。
·         誤區2:融化后繼續水浴保溫
 → 糾正:長時間25 °C以上水浴易使熱敏感蛋白失活,應立即分裝或冷藏。
·         誤區3:直接用原瓶反復倒取
 → 糾正:整瓶多次升溫-冷卻會造成批內差異,應先分裝再使用。
七、小結
遵循"4 °C預解凍-25 °C水浴補足-輕混勻-即時分裝-避光保存"五步流程,可保持胎牛血清的批間一致性,減少沉淀和污染,為細胞提供穩定、營養豐富的生長環境。把細節做成習慣,實驗成功率自然水漲船高。祝您細胞狀態天天在線,實驗順利!